3月28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文旅融合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以“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为核心主题,汇聚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业界专家及互联网平台代表,共同探讨“科技+视听+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与未来趋势。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CSM)董事、总经理丁迈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深入阐述了AI赋能文旅产业的实践路径,并分享了主流媒体在文旅融合领域的创新成果。丁迈在演讲中指出,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为文旅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旅游消费的深度融合,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
数据显示,文化行业去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文旅新业态相关领域营收增长近10%,反映出文旅融合领域的蓬勃生机。丁迈进一步阐述了主流媒体在文旅融合中的“四维赋能”作用:通过公信力赋能塑造文旅品牌形象,通过内容能力赋能创新表达形式,通过IP赋能整合资源打造标杆项目,通过传播创新赋能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
她强调,主流媒体凭借权威性和专业性,在文旅品牌传播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例如,“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全媒体触达规模达25.9亿人次,微短剧“观剧即种草”的传播方式有效深化了用户对旅行目的地的文化认知。在AI赋能文旅的实践中,丁迈分享了多个创新案例。大象新闻的抖音视频“来不来河南回答我”三天播放量达366万,河南文旅的“地标换装毛绒文具”单条视频实现贷款近3万,彰显了技术赋能下的传播爆发力。
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全真大熊猫IP、上海台的纹身制品技术、浙江台数字人谷小雨等案例,展现了AI技术在内容创作、智能导览、交互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丁迈还提到,主流媒体正通过构建专属大模型和创新商业变现模式,推动文旅产业价值链的重塑。例如,吉林文旅大模型实现智能导游与个性化路线推荐,湖南广电的山海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推动文博资源跨业态开发,河南台的“唐宫夜宴x大空间沉浸展”预计创造5000万以上营收,这些案例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丁迈在总结中表示,AI赋能的视频传播新时代已经到来,主流媒体将继续发挥优势,探索“科技+视听+文旅”融合领域的无限可能性,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钟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