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活晓与当年牛江公社党委办主任梁奕基(左一)和现任高联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在田头分析晚造禾势。
今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引发人们强烈反响,“要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声音在华夏大地震耳欲聋,深化改革再度成为共和国主题词。10月12日,笔者陪冯活晓重返牛江镇高联村委会,望着在艳阳高照下田畴广野的稻穗,冯活晓动情说,水稻种植改革,才引来稻花香,引来粮食年年增产丰收。
2019年1月和3月,《源流》杂志和《华夏》杂志各以《冯活晓:再现40年前震动恩平的一段改革传奇》和《恩平一段改革故事》为标题,刋登了恩平市知名企业家冯活晓在计划经济年代顶住上头压力,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从实际出发指导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並取得显著成绩的故事。其中,冯活晓以安全抽穗期为节点插植水稻的理论与成功实践引起恩平广大干部群众的兴趣,成为当地后来组织农民发展水稻生产的宝贵经验。前不久,恩平市选择撤县设市30周年大事记时,许多人们建议将此事列入之中。
关于冯活晓的文章发表后,一些人们也关切问,冯活晓的水稻安全抽穗期理论与实践是心血来潮的产物?还是他人指导的经验?带着问题,2024年8月下旬,笔者再度访问了今年已达77岁的冯活晓。事有凑巧,当年与冯活晓一齐在牛江公社工作且任公社党委办主任的梁奕基也在埸,回忆往事探讨这个问题就显得谈笑风生。
冯活晓(右)与当年高联村大队干部冯昔强在高联田头察年禾穗。
说起冯活晓1978年在下乡牛江公社高联村驻队搞的这个试验,冯活晓很坦然。他告诉笔者,1968年他高中毕业返乡务农,当了二年的高联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看到农民辛勤耕作仍食不飽腹,内心很感慨。就是想农民兄弟吃上饭这个原生动力,促使他更自觉地去读书钻研,尤其是读一些来自国内外的科技书籍。其中,日本著名的水稻专家松島省三著的关于水稻安全抽穗期的书籍他反复阅读,令他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他指导农业生产一切着眼于实践,从不盲从。
1977年,牛江公社书记到佛山地区开会,地区领导通过佛山地区种子公司给了牛江公社50斤名叫株26的稻种。一心想通过良种增产的书记即召集一班技术人员浸播。但个别技术人员只照本宣科,浸种后用谷萝堆装。冯活晓认为,穗上出芽的谷种浸后堆在一起是会引发高温焗死芽的。但一些技术人员只凭发下来的“说明”做,结果铸成大错,稻种绝大部份焗死了。冯活晓自己则要了一斤种子,浸后晾开,让种子没有受高温影响,播种插植后,收获了二百多斤。一对比,公社书记赞揚了冯活晓,批评了那几个照本宣科的技术员。冯活晓的故事开始在牛江传开。
在施肥问题上,在催耕催种的年代,长官意志指挥农事成风,当时由于不少地方基层推行大施化肥,甚至在高温的中午时段也施肥,结果在高温加化肥双重高压下,焗死禾的事例比比皆见。牛江公社甚至出现了由于乱施肥焗死了禾,技术员“吊禾丧”的伤心事。冯活晓顶住这个不顾一切滥施肥的作法,在他所驻点,要求在傍晚太阳落山后施肥,从而避免高温烧死禾。从播种到管理,他全方位去科学管理,结果,他到哪里驻点,哪里粮食 都会大丰收。因此,年轻的冯活晓也成为当地种粮“常胜将军 ” 美誉。已至出现当地干部群众争抢他到来驻点的趣事。
梁奕基告诉笔者,1975年冯活晓安排到牛江公社长期吃返销粮被视为牛江公社最落后的平岭村驻点。冯活晓不搞催耕催种,更不搞“阶级斗争”。在田头调查掌握实情后后,与群众商量,耐心讲述科学种田的道理。从播种到插植处处以科学作指导,结果,当年由于气候影响,恩平全县几乎都减产,独冯活晓驻点的平岭村大增产,粮食产量实现倍增,不但一举摘去长期吃返销粮帽子,人均分粮超50斤,还当年向国家卖上余粮。此事震惊了牛江公社。公社党委办即草成通报,向全公社发出。
本来是实话实说,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冯活晓此举被领导扣上“只抓生产,不抓阶级斗争”的帽子,强令他检讨。虽然受气,但冯活晓没在有低头,因增收农民有饭吃,他为之高兴。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冯活晓实事求是取得的成绩才引发恩平市牛江公社上下认同和广泛赞揚。他后来先后书出任牛江区党委副书记、区长和圣堂镇党委书记。忆起在牛江公社桩桩往事, 冯活晓动情说,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不容易,如果处处想到自己的利益和面子,就很难做到实事求是了。此话令笔者感慨!(冯创志)